缩宫素(又名催产素)在分娩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产程进展缓慢的产妇使用缩宫素进行催产是产科病房最常见的处理手段之一。缩宫素的不当使用可能会引起胎儿窘迫或子宫破裂等恶性并发症。如何在产程延长时正确使用缩宫素目前并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很多时候需凭借医生的经验进行判断。
近日,挪威的 Rossen 学者等针对产程延长使用缩宫素的定量方案进行了大样本的队列研究,并发表在近期的 Acta Obstetricia et Gynecologica Scandinavica 杂志上。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但也会使更多女性总产程延长或严重出血。
研究人员在 2009~2013 共 4 年间,将符合条件(孕 37 周及以上、单胎、头先露、没有剖宫产史、自发进入产程或需引产进入产程)的共计 20227 名孕妇纳入目标人群。在所有的 10 个小组中,重点分析了以「初产妇或经产妇、自发分娩或行引产分娩」为区别的四个小组。为各组使用如下方案:
1. 按照 WHO 标准的产程图,仅在宫颈口扩张超过 4 小时时使用缩宫素 (以往通常在产科医生或者助产士认为产程缓慢时即使用缩宫素);
2. 下述用药方案用于刺激第一产程宫缩,用药前应行人工破膜;
3. 3. 对于宫颈评分 < 6的产妇,每 4 小时阴道用米索前列醇 25 μg,2 日内最大剂量控制在 100μg/天以内,宫颈评分 > 6 分的产妇先行人工破膜,若 1~3 小时后仍无宫缩,加用缩宫素。即并不在引产时首先使用缩宫素。
4. 利用缩宫素发动规律宫缩或加速延长的第一产程的具体用药方案为:
5 IU(0.01 mg)缩宫素配于 500 ml 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
起始滴速:6 mIU/分钟(30 ml/小时)
增量:每 15 分钟可增加 3 mIU/分钟(15 ml/小时)
最大滴速:40 mIU/分钟(180 ml/小时)
停药指征:进入第二产程或出现 3-5 次/10 分钟的规律宫缩
5. 可联合使用硬膜下注射罗哌卡因或芬太尼镇痛;第三产程常规肌内注射 5 IU 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
研究人员以剖宫产率为主要结局,不良产科事件(胎儿窘迫或难产、会阴撕裂、大量出血、产程延长、5 分钟 Apgar 评分<7、脐带血 pH<7.00 和 7.10)为次要结局。对上述方案进行了评估。
研究结果显示,在应用该方案后,总剖宫产率从 34.9% 下降至 23.1%,急诊剖宫产率从 6.9% 下降至 5.3%,因胎儿窘迫行急诊剖宫产率从 3.2% 下降至 2.0%。总产程超过 12 小时的孕妇比例从 4.4% 上升至 8.5%,分娩后严重出血(评估大于 1000 ml)的产妇从 2.6% 上升至 3.7%,脐动脉血 PH<7.10 的比例从 4.7% 下降至 3.2%。
上述结果中,总产程延长增加率仅在「初产妇自发分娩」和「初产妇引产分娩」两组中有显著差异,产后严重出血仅在「经产妇自发分娩」和「经产妇引产分娩」组中有显著差异。
该方案在降低了缩宫素使用量的同时,也降低了因胎儿窘迫行剖宫产或急诊剖宫产的几率,但也使更多女性总产程延长或发生严重出血。如何更为精准的使用缩宫素有待我们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探索。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 (京)-经营性-2010-0046
产科网 Copyright © 2010www.obstetri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60573号-14
产科网所刊载之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目的。您从产科网上获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诊断、治疗疾病及您的健康问题。
本站所有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为传播信息促进医学事业发展,如果我们的行为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